操作方法:动脉采血操作指南:桡动脉与颈动脉的选择及采血前准备要点
- 时间:
- 浏览:215
- 来源: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网
动脉采血是医疗中常见的一种操作。这项操作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。要确保采集样本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,必须准确了解其位置和操作方法。
部位选择
临床中动脉采血有特定区域。通常首选是桡动脉,它位于手腕外侧,表面较浅,容易触摸找到。医护人员能清楚感受到其搏动,便于穿刺采血。此外动脉采血的部位和方法,该区域周围组织结构简单,降低了穿刺时伤害重要组织的风险。颈动脉也是可选位置,但因其靠近颈部关键器官和大血管,采血风险较高,需更小心操作,通常只在紧急或其他部位采血困难时才考虑。
采血前准备
动脉采血前,得做好周全的准备。首先,得让患者明白采血的意义和步骤,缓解他们的紧张感。对于意识模糊或情绪不稳的患者,可能还需家属或护理人员的帮助来安抚他们。其次,物品也得准备妥当,比如采血针、抗凝管、消毒用品等。采血针要足够锋利,以减少患者的穿刺不适。抗凝管的选择要依据检验项目来定,确保准确无误,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。
采血操作方法
进行动脉采血的操作中,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。首先,必须对采血部位进行彻底消毒,一般使用碘附进行消毒,采用由内至外、同心圆式的消毒方式。消毒区域需足够广泛。接着,医护人员需准确握持针具,以适宜的角度进行穿刺。比如在采桡动脉血时,通常穿刺角度保持在45度左右。穿刺时,需根据手感及血液回流情况判断针头是否已进入动脉。一旦穿刺成功,需平稳抽取适量血液,注意避免气泡混入,因为气泡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。
采血后护理
采血后护理同样不能忽视。需要给穿刺部位施加适当的压力,桡动脉采血后动脉采血的部位和方法,这种按压通常需要维持五到十分钟,目的是避免局部出血变成血肿。同时,还需留意穿刺部位是否出现肿胀、渗血等异常现象。对于患者,也要密切关注,观察他们是否出现头晕、心慌等不适反应。如果使用了抗凝剂进行采血,还需考虑这种抗凝剂可能对患者造成的影响。
了解哪些特定情况下需要做动脉采血检测?期待你的评论、点赞和转发。
猜你喜欢